鄂倫春族的名稱的由來及其歷史

 鄂倫春族是中國56個民族中的一個,鄂倫春人起初是以狩獵爲生,被稱爲“林木中百姓”那麼,鄂倫春人爲什麼會被稱爲鄂倫春呢?這其中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呢?另外,鄂倫春族人是怎麼發展而來的,有什麼樣的演變史呢?想了解更多鄂倫春族的起源和歷史?不妨隨小編一起閱讀下面文章!

鄂倫春族的名稱的由來及其歷史


  鄂倫春族名稱的由來
  元朝時,鄂倫春人被稱爲“林木中百姓”和“北山野人”,分佈極爲廣闊,在遼陽行省的管轄之中。明朝時黑龍江以北有“乘鹿以出入”的“北山野人”,就是指遊獵於貝加爾湖以東、黑龍江以北的“使鹿部”,也就是鄂倫春人。清初文獻曾把鄂倫春人稱爲“樹中人”。

  鄂倫春這一族稱,在1640年4月28日(崇德五年三月醜)是以“俄爾吞”出現的。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以後,文獻中多次出現“俄羅春”、“鄂羅春”、“鄂倫春”等不同寫法。從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十月始,“鄂倫春”才作爲統一的族稱固定下來。“鄂倫春”是民族自稱,即“使用馴鹿的人們”。另外,“鄂倫”的發音與馴鹿的發音(oron)相同,(cho)是表示人的附加成分,兩者合起來爲(oroncho),即“鄂倫春”,漢語就是“打鹿人”之意。

  根據居住區域的不同,鄂倫春人內部還有不同的名稱。如居住於呼瑪河流域的鄂倫春人自稱庫瑪爾千;居住在遜克縣、嘉蔭縣河邊的鄂倫春人自稱畢拉千;居住在甘河流域的鄂倫春人自稱甘千;居住在託河流域的鄂倫春人自稱託千等。比如,庫瑪爾千的“庫瑪爾”表示地點,“千”表示人的附加成分,表示某地人之意。

鄂倫春的歷史
  (1)起源
  關於其族源,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室韋說,二是肅慎說。學界多傾向於前者。十七世紀中葉以前,鄂倫春人分佈於貝加爾湖以東、黑龍江以北,以精奇里江爲中心的廣大地區。歷史上這裏主要是鉢室韋人和深末怛室韋人的活動區域,因此,隋朝時的鉢室韋、深末怛室韋應是鄂倫春族先民的主要來源,北室韋亦有可能參與了族體形成過程。唐朝時室韋發展爲20餘部,唐設室韋都督府加以管轄。據文獻記載,其中的婆萵和落俎部分佈於今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遼朝的室韋部在今嫩江上游以北及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中、上游地區。遼設室韋國王府,聖宗時又設室韋節度使,隸西北路招討司,對這一帶的室韋人等進行管轄。金朝的火魯火疃謀克管轄外興安嶺以南地區。

(2)清朝時期
  1640年,清政府將“索倫部”分編爲八牛錄(佐領),鄂倫春人爲索倫部中的一部分。康熙八年(1669年),在寧古塔將軍之下設布特哈(打牲部落)八旗,管理分佈在黑龍江上、中游的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等族。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從原來統轄吉林、黑龍江的寧古塔將軍析出黑龍江將軍。黑龍江將軍之下設八城,分設副都統、總管等官員管轄。對於鄂倫春族的管理,將其分爲“摩凌阿鄂倫春”(騎馬的鄂倫春人)和“雅發罕鄂倫春”(步行的鄂倫春人)兩部分。被編入布特哈(打牲)八旗“充官兵者”,稱作“摩凌阿鄂倫春”,沒有編入布特哈八旗,“戈獵山藪僅供納貂役者”,稱作“雅發罕鄂倫春”。後者分設五路八佐,每佐設鄂倫春族佐領一人,每年派名爲“諳達”的人到當地去徵收貂皮。
  17世紀中葉,沙俄侵犯中國黑龍江流域。1665年(康熙四年),沙俄侵佔了黑龍江上游北岸的雅克薩城,燒殺搶掠當地居民。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在清軍第二次收復雅克薩城的戰役中,有565名鄂倫春族士兵參戰,對雅克薩之戰的勝利做出了貢獻。1732年(雍正十年),清政府抽調鄂倫春族兵259名,連同達斡爾等族兵共3000人編爲八旗,在呼倫貝爾的濟拉嘛泰河口設城駐防,巡邏邊境,保衛邊疆。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沙俄入侵,將我江東64屯各族人民趕至江邊射殺。庫瑪爾路協領壽廉帶領鄂倫春族馬隊官兵500人痛擊了入侵者。

(3)日僞時期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佔東北,將原庫瑪爾路、畢拉爾路、阿里多布庫爾路、託河路置於僞黑龍江省民政廳蒙旗科管轄,各路協領公署雖未撤銷,但已成了有名無實的機構。1934年,僞滿洲國將東北和內蒙劃分爲14個省,僞黑河省管轄庫瑪爾路和畢拉爾路;僞興安東省管轄阿里多布庫爾路;僞興安北省管轄託河路。同年7月廢除八旗制,名義上仍保留路、佐制度,但協領和佐領已爲傀儡,日本特務機關派到各地的“指導官”實際統治鄂倫春族。在日僞統治時期,對鄂倫春族採取了民族隔離政策,與其他民族悠久的聯繫被割斷。

(4)建國之後
  1951年4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成立鄂倫春旗,鄂倫春族獲得了民族區域自治的權利,自主地管理區域內本民族內部事務。1952年5月31日“鄂倫春旗”改爲鄂倫春自治旗。
  1957年,黑龍江省成立了呼瑪縣十八站、愛輝縣新生、遜克縣新鄂3個民族鄉,1958年由新鄂鄉劃出新興村成立新興鄂倫春族鄉。1958年,4個民族鄉改爲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民族鄉建制,新成立白銀納民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