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的詩句和諺語 二十四節氣的穀雨詩詞

穀雨是中國農曆知識中有關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同時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含義是“潤谷之雨”預示着新的一年的耕作又開始了,生活中也會明顯感受到春天的氣息。那麼今天來看看穀雨的詩句和諺語吧。

穀雨的詩句和諺語 二十四節氣的穀雨詩詞

一、穀雨詩句
  嘗茶次寄越僧靈皎
  宋:林和靖
  白雲峯下兩槍新,膩綠長鮮穀雨春。靜試卻如湖上雪,對嘗兼憶剡中人。瓶懸金粉師應有,筋點瓊花我自珍。清話幾時搔首後,願與鬆色勸三巡。

天仙子
  蘇軾:宋
  走馬探花花發未。人與化工俱不易。千回來繞百回看,蜂作婢。鶯爲使。穀雨清明空屈指。白髮盧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還對斷腸紅,人有淚。花無意。明日酒醒應滿地。

蝶戀花
  范成大
  春漲一篙添水面。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畫舫夷猶灣百轉。橫塘塔近依前遠。江國多寒農事晚。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秀麥連岡桑葉賤。看看嘗面收新繭。

採茶歌
  清:乾隆
  前日採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理;今日採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雲棲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備清蹕處,無事迴避出採茶,相將男婦實勞劬。嫩莢新芽細撥挑,趁忙穀雨臨明朝;雨前價貴雨後賤,民艱觸目陳鳴鑣。由來貴誠不貴僞,嗟哉老幼赴時意;敝衣糲食曾不敷,龍團鳳餅真無味。

七言詩
  清:鄭板橋
  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幾枝新葉蕭蕭竹,數筆橫皴淡淡山。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牡丹圖
  唐寅
  穀雨花枝號鼠姑,戲拈彤管畫成圖。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顏色無。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孟浩然
  旅人遊汲汲,春氣又融融。農事蛙聲裏,歸程草色中。

白牡丹
  王貞白
  穀雨洗纖素,裁爲白牡丹。異香開玉合,輕粉泥銀盤。

曉貯露華溼,宵傾月魄寒。家人淡妝罷,無語倚朱欄。

穀雨的詩句和諺語 二十四節氣的穀雨詩詞 第2張

二、穀雨諺語
  穀雨麥挑旗,立夏麥頭齊。

穀雨麥懷胎,立夏長鬍須。

穀雨打苞,立夏齜牙,小滿半截仁,芒種見麥茬。

冰雹打麥不要怕,一棵麥子擴倆杈;加肥加水勤鬆土,十八天上就趕母。

麥不封壟,鬆耪不停。

風生火龍(紅蜘蛛)霧生疸(鏽病)。

三月多雨,四月多疸。

連續陰雨不停,小麥易生鏽病。

鋤麥地皮幹,麥子不上疸。

條鏽成條葉鏽亂,稈鏽是個大紫斑。

穀雨種棉家家忙。

棉花種在穀雨前,開得利索苗兒全。

穀雨有雨棉花肥。

穀雨有雨好種棉。

穀雨種棉花,能長好疙瘩。

清明早,小滿遲,穀雨立夏正相宜。

清明高粱穀雨花,立夏穀子小滿薯。

清明高粱接種谷,穀雨棉花再種薯。

清明麻,穀雨花,立夏栽稻點芝麻。

谷耩淺,麥耩深,芝麻只要隱住身。

過了穀雨種花生。

沙山花生土山糧。

高地芝麻窪地豆。

風生火龍(紅蜘蛛)霧生疸(鏽病)。

三月多雨,四月多疸。

連續陰雨不停,小麥易生鏽病。

鋤麥地皮幹,麥子不上疸。

條鏽成條葉鏽亂,稈鏽是個大紫斑。

穀雨種棉家家忙。

棉花種在穀雨前,開得利索苗兒全。

穀雨有雨棉花肥。

穀雨有雨好種棉。

穀雨種棉花,能長好疙瘩。

清明早,小滿遲,穀雨立夏正相宜。

清明高粱穀雨花,立夏穀子小滿薯。

清明高粱接種谷,穀雨棉花再種薯。

清明麻,穀雨花,立夏栽稻點芝麻。

谷耩淺,麥耩深,芝麻只要隱住身。

過了穀雨種花生。

沙山花生土山糧。

高地芝麻窪地豆。

穀雨的詩句和諺語 二十四節氣的穀雨詩詞 第3張

穀雨栽上紅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紅薯沒有巧,只要插秧早。

紅薯種得遲,薯似羊鬍鬚。

穀雨前後栽地瓜,最好不要過立夏。

寧叫秧等地,不叫地等秧。

早黍晚麥不歸家,從來不收晚地瓜。

一年甘薯半年糧。

地瓜塊根長,深翻才能長。

穀雨栽上紅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紅薯沒有巧,只要插秧早。

紅薯種得遲,薯似羊鬍鬚。

穀雨前後栽地瓜,最好不要過立夏。

寧叫秧等地,不叫地等秧。

早黍晚麥不歸家,從來不收晚地瓜。

一年甘薯半年糧。

地瓜塊根長,深翻才能長。

要有紅薯吃,土要挖一尺。

山嶺薄地栽地瓜,高粱豐收在澇窪。

薄地地瓜旱地谷,澇窪地裏種秫秫。

窪地種地瓜,十年九年瞎。

谷喜嶺,稻喜窪,地瓜最喜高地沙。

做瓦靠坯,紅薯靠灰。

一棵紅薯一把灰,結得紅薯一大堆。

紅薯上皮糞,溝溜長跑根。

春薯栽炕秧,夏薯插剪秧。

橫栽番薯豎栽蔥。

地瓜栽壯秧,不栽嫩芽芽。

深栽茄子淺栽煙,想吃紅薯地皮沾。

幹打壟,溼插苗。

一壺水,澆五棵,地幹也能保成活。

窩瓜喜陽不喜陰。

水稻水稻,無水無稻。

高田種麥,低田種稻。

娘無奶,兒不長;田無水,稻秧黃。

春風不吹花不開,田裏無水秧難栽。

山上有樹好造屋,塘裏有水好種穀。

小結:中國的文化有着悠久的發展過程,在生活中總會有很多根據經驗得來的諺語,而古代的文學也會散發着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