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婚禮習俗 各民族特色婚俗大盤點

傳統是用來繼承的,當然有的傳統並不好,是可以打破的,就拿婚禮習俗來說,有些傳統風俗太過落後,甚至泯滅人性,大家就拋棄了,現在的婚禮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要講究的,各式各樣的婚禮紛紛出現,有些地方的特色婚俗還特別有意思。下面,一起來結婚大全看看這些有趣的婚俗吧。

有意思的婚禮習俗 各民族特色婚俗大盤點

  1、朝鮮族婚俗——踩麻袋和推木雁
  朝鮮族婚禮形式較多,各不相同。在結婚古俗中以踩麻袋和推木雁比較有趣。

在結婚這一天,新郎穿着禮服,戴着禮帽,騎馬來到新娘家。女方在新郎下馬的地方放一條麻袋,麻袋裏裝的稻穀之類的糧食,新郎下馬時第一腳必須踩在這個麻袋上,意味着將來新郎新娘婚後稻穀滿倉,生活富裕,表現了民以食爲天的思想。

新郎到新娘家之後,被引到“新郎房”前院,地上鋪有席或者毯子。當伴娘把繫有白綢布墜子的扇子交給新郎,把木製雁放在新郎面前時,新郎要行一次禮,然後跪下來用右手握扇,用扇推雁,一直將雁推到“新郎房”臺階爲止。推雁時如不小心,把雁推翻,說明新郎不機靈,蠢笨。新娘家鋪席時往往有人在席子暗處搞些名堂,想讓新郎把雁推翻。所以新郎推雁時往往假裝用扇子推,實際用手推,以免推倒,但不能讓人家看出來。

推完雁,進“新郎房”就坐。吃過飯,新娘和新郎一起向父母與親戚行禮告別,新郎騎馬前行,新娘坐轎隨行。朝鮮族在婚禮上爲何要讓新郎推木雁,說法比較多,有一種說法很流行,據說,雁一生只配偶一次,以後形影不離,不管是雄還是雌,如一方先死,另一方不再配偶。在婚禮上推木雁,象徵着愛情忠貞不渝,白頭到老。

2、土家族婚俗——香袋和哭嫁歌
  在湘西的土家族青年男女中,香袋是他們的定情的信物。一般由漂白絲布作袋面,紅布做袋裏,上面繡着“鴛鴦戲水”等圖案。如果小夥子得到姑娘的香袋,就等於得到了姑娘的心,男方去提親十拿九穩。

湘西土家族姑娘在出嫁的當天晚上,有鍋灰塗抹“模米”的風俗。“模米”是代表新郎來迎親的那個小夥子,一般“模米”沒有特殊標記,還故意混在人堆中,要女方將其找出來。

姑娘出嫁時,全村的姑娘都來陪她唱哭嫁歌,陪唱的姑娘會積極辨認誰是“模米”,以便用鍋灰塗抹他,因爲是他代表新郎娶走了新娘。有時實在辨認不出,姑娘們就將男方來的小夥子全部塗抹,據說,被塗抹的小夥子越多,日後女方愛上男方的小夥子就越多,新娘新郎婚後也能相親相愛。

新娘在婚禮上的哭嫁歌,是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準,誰家的姑娘不善於哭,就會被認爲才低賢劣。在哭嫁歌中,新娘要將新郎和媒人一一埋怨過來。而且哭的時間在出嫁的七至二十天就開始了,到新娘被送上花轎時,纔算結束。

3、布依族婚俗——浪哨對歌和丟花包
  丟花包是布依族青年喜愛的一種娛樂活動,也是青年男女交往的一種特殊的活動。通過丟花包,他們可以各自選擇自己滿意的對象來浪哨(談情說愛)。在浪哨中如果雙方情深意切,便可結成終身伴侶。每年新春佳節,從正月七年級到三十的一個月裏,各寨的後生們都要走村串寨,尋找姑娘丟花包。

花包都是方形,大小不一,四隻角上有四根小綵帶。花包上繡着各式各樣的圖案和花紋,中間有一根大飄帶,供手拿着丟接使用。花包內裝的是谷種和棉花種,有時也用糠殼代替。丟花包的規矩,一般都是丟着玩,屬於試探階段。在試探中,如果男女雙方相互看中了,兩人越丟越熱烈,感情越深厚。這時要丟接準確,如果失手,對方就要唱歌來索取禮物。但是不管是接或者送禮物,都感到是很大的快樂幸福。因此有的小夥子姑娘故意將花包扔得高高的,讓對方接不到,或者故意接不住,以便索取禮物或送禮物給對方。如果雙方都覺得情投意合,就離開大家,另尋地方去對歌談心。

4、僳族婚俗----戀愛暗號多又多
  僳僳族青年男女以前爲了躲避別人的干擾,有時戀愛幽會非常祕密,他們會用琵琶、口弦以及吹樹葉、撒樹葉、系草疙瘩等方式來作爲暗號聯繫,確定幽會的時間、地點,進行祕密接觸。

比如撇一束一尺長的樹枝,放在情侶經常來往路邊的土堆岩石上,上面壓一塊石頭,暗示約會的時間的方向,僳僳語叫“師前早”。如果一方未赴約,另一方就在約會的地點系草疙瘩作爲失約的證據,下次約會時叫對方說明原因,僳僳語叫“詩古提”。吹樹葉是呼喚情侶或通知對方自己有事不能前往,僳僳語叫“師前木”。在參加婚禮的宴席上把雙筷子交叉起來或倒置擱在碗上,筷子頭表示幽會的方向。在公衆場合則打暗號說今晚要到某村某寨赴約,其實就是通知情侶到哪裏去幽會。

這些暗號都是以前的一些傳統做法,現在隨着男女交往的開放,已經不多了,但偶爾也有這樣古老的暗號出現。

5、黎族婚俗——愛你有多深,咬你有多深
  在海南島居住的黎族,在姑娘剛出生的時候,父母會在家中種一棵檳榔樹。姑娘出嫁後,這棵檳榔樹也隨之遷往男家。這個婦女死後,檳榔樹也隨之砍去。這種做法是希望女子象檳榔樹一樣正直不二。在海南一些地區,過去小夥子求親,都會送一盒檳榔給女方,姑娘的父母如果開盒取一顆檳榔,就是答應了這門親事。

黎族青年男女相識之後,就會在一起對歌。如果姑娘喜歡小夥子,就和他唱答。經過一段時間雙方感情深了,姑娘會送小夥子繡着蝴蝶和鮮花的腰帶。小夥子接受了姑娘的禮物後,要在姑娘的手臂上咬出兩排牙齒印。姑娘被咬後十分高興,黎族人認爲,小夥子咬得越深,表示對姑娘的愛越深。

以前黎族女子訂婚時,還要進行紋面。圖案由男方提供,又幾位婦女用野刺在姑娘的額頭、面頰和嘴脣上紋出圖案,中途還要加入顏料,大概經過一個星期,這個圖案就留在姑娘的臉上了。

6、哈薩克族婚俗——姑娘追和啃羊胸骨
  “姑娘追”是哈薩克族青年男女之間表達愛情的一種傳統活動。活動開始時,姑娘和小夥子騎馬並肩而行,小夥子可以向姑娘傾吐愛慕之意、開玩笑,姑娘無論是否願意,都不能生氣,任由小夥子說。到了折回時,姑娘有權用鞭子抽打小夥子,小夥子只能逃不能還手。因此一到折回的路程時,小夥子就策馬逃竄,姑娘在後門緊追不捨。如果姑娘對小夥子有意,她高高舉起鞭子,輕輕落下,或者只是假裝在小夥子頭上晃動鞭子。如果姑娘對小夥子無意,那麼小夥子就要捱上狠狠幾鞭子了。

哈薩克舉行婚禮有用絆腳繩絆新娘和新娘往爐火中澆油的風俗。新郎領新娘回家時,男方親友在路上扯起一根根繩子,新娘想要順利通過,就要給擺繩者一一贈送禮物,或是讓伴娘唱歌,以歌代物。

新娘到新房後,一位小夥子會唱起“揭面紗歌”,在風趣的歌聲中,小夥子揭開新娘的面紗,向新娘介紹男方長輩和親友。新娘向公婆行鞠躬禮,將一勺煤油撒向火爐,象徵以後的生活紅紅火火。

小結: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總是特別有意思,我們國家少數民族夠多了,各個民族的習俗文化都瞭解清楚不是簡單的事情,不過婚俗是很值得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