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圖騰文化,赫哲族薩滿文化

赫哲族是一個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具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赫哲族起源於東海女真赫哲部落,是我國北方唯一以捕魚爲生的民族,也是我國所有民族中人口倒數第二少的民族,僅次於珞巴族。那麼,郝哲族的圖騰文化和薩滿文化都具有怎樣的特色呢?一起隨小編去了解一下吧!

赫哲族圖騰文化,赫哲族薩滿文化


  圖騰崇拜是薩滿教的主要內容之一,每一種圖騰往往都伴隨着神話傳說而誕生,繼而成爲薩滿對氏族起源的“權威”解釋。“圖騰”本爲印第安人奧季瓦族方言,意爲“他的祖族”.俄國哲學家普列漢諾夫認爲:每個民族都來源一定的動物、植物或無生物,兩者有一定的血緣關係。圖騰成爲民族的標記和族徽,每個民族常以自己的圖騰裝扮自己,並形成種種圖騰神話,如女媧人首蛇身,就是圖騰信仰反映,體現出圖騰的重要特性。

赫哲族的圖騰文化
  圖騰神譜,可以看做是各民族對圖騰崇拜的集大成。人們對自然萬物的崇拜具象爲具體形象,爲各民族人民世代傳承,在衆多的圖騰神譜中,信奉薩滿的赫哲族魚皮神譜尤爲耀眼,它是由百年前烏蘇里江畔着名女薩滿教授流傳下來。有日、月、星等天體,有鷹、虎、熊、鰉等動物,有柳、樺等植物。其構圖新奇,其手法多樣,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品。它籠罩着薩滿教神祕色彩,承載着遠古時代的信息,與起源神話關係密切,充分顯示了赫哲族“萬物有靈”的思維方式和審美意趣。

遠古時代的人們把各種自然物和變化莫測的自然現象,與人類生活本身聯繫起來,賦予它們以主觀的意識,從而對它敬仰和祈求,形成最初的宗教觀念,即萬物有靈。宇宙由“天神”主宰,山有“山神”,火有“火神”,風有“風神”,雨有“雨神”,地上又有各種動物神、植物神和祖先神……形成普遍的自然崇拜。
  沿江而居的赫哲人以漁業爲主,不論男女老少,都是捕魚好手,以漁業經濟爲核心,形成了赫哲族獨特而豐富的民族文化。其民族的圖騰神譜更是就地取材,以魚皮爲材質加以拼貼、雕鏤、縫製等工藝,經純手工製作而成。魚皮有一種自然的美,具有天然的魚鱗花紋,多種多樣,凹凸不平,又渾然天成,收藏幾十年不會變質,是藝術收藏的珍品。

赫哲族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他們世代以捕魚、狩獵爲業,因歷史上曾穿魚皮衣服而被稱爲“魚皮部落”.赫哲族用魚皮製作各種服飾已有千年歷史,魚皮手工藝成爲赫哲族民族文化中的代表,散發着古代北方遊獵民族獨特的文化氣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魚皮縫製的各種服飾。

野生魚皮具有天然的魚鱗花紋,有種特別的美,順其紋理製作,可體現出野生魚皮的自然美感。赫哲人早年大多穿着經過細緻加工的魚皮或獸皮。傳統的魚皮技藝包括剝魚皮、乾燥、熟軟、拼剪縫合、藝術修飾等一整套加工過程。

魚皮製作工藝是個行將失傳的古老手工藝,製作過程複雜、繁瑣、笨重,藝人非常辛苦。現代多數魚皮是用黑龍江特有的大馬哈魚皮來進行加工的,熟制皮子是其中一項重要工藝,有十多道工序。獲取魚皮的工具不是刀而是竹器,這樣不會刮破損傷皮子。皮子取下後經過風乾變硬,用刮刀整理,使之成爲熟皮子。縫製的針也用魚骨做成,線可以用動物的筋,或者用魚皮切成細絲搓成線。由於魚皮的大小有限,在剪裁上要充分考慮魚皮自然色彩的搭配以及魚皮接口的對稱性,每一件作品都需要反覆多次的拼料。魚皮縫製的過程,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整個過程必須全部手工製作。魚皮材料不同於棉布、絲綢,它的質地較厚,也很硬,每一針紮下去都要用力才能扎透。做一身魚皮衣褲需要幾十條魚的魚皮。

魚皮褲、魚皮(鞋)樣式沒有男女之分,衣服則有男女之分。無論古老的民族服裝還是近代服飾,魚皮衣上一般都裝飾着美麗複雜的雲紋圖案。赫哲族特別喜愛雲紋圖案,他們視雲朵爲吉祥的象徵。美麗多變的雲紋圖形和魚皮材料構成了赫哲族服飾的主要特徵,散發着特有的魅力。

2006年6月,赫哲族的魚皮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風神:和敦

(2)火神:佛加瑪發

(3)鳥神:克庫思都裏

赫哲族薩滿文化
  除了傳統魚皮生活裝,赫哲人還製作魚皮宗教薩滿服。過去赫哲人信奉薩滿教,信奉的時間很長,從古代一直延續到近代。薩滿教是一種原始宗教,“薩滿”一詞,來源於通古斯語,意思爲“巫”.赫哲族人認爲薩滿是治療百病的能手,是“人神之間的使者”.薩滿跳神是一種禳災的宗教儀式,有規定的服飾,包括神服、神帽、神衣、神裙、神手套和神鞋,這一套服飾主要也由魚皮來製作。

今天,隨着社會的變革、外來文化的衝擊,以及自然資源和環境的變化,赫哲人的生活方式已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他們已不再穿傳統的魚皮衣服了。魚皮已變成製作魚皮畫等工藝品的原料。身着魚皮薩滿神服的宗教活動也已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