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塔吉克族見面禮節習俗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居住着我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塔吉克族。每個民族歷經歲月洗禮之後,總會形成自己獨有特色的民族習俗,塔吉克族當讓也不例外了。如果你要去塔吉克族旅遊的話,那就萬萬不能錯過了,且隨小編一起來揭祕塔吉克族見面禮習俗。

揭祕塔吉克族見面禮節習俗


  塔吉克族見面禮節習俗:
  塔吉克族人熱情好客,講究禮節。其禮節質樸、親切。男子相見,互相握手或互吻手背。婦女相見,長輩吻幼輩的眼或前額,幼輩吻長輩的手心,平輩互吻面頰和嘴脣。男女同輩相見,女方吻男方的手心或握手。子女與父母相見,要吻父母手心,以示敬重。家庭中最熱情的禮節是擁抱。

  塔吉克族民風淳樸、敦厚,社會道德高尚,凡到過塔什庫爾乾的人,都會爲這裏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民族和睦,社會安定而驚歎不已。在當今社會,它確實堪稱一奇!

  塔吉克族相關信息:
  (1)民族民居
  牧民在村中有固定住宅,一般爲土木結構平頂屋。屋內不分間,四周築有土臺爲坐臥起居之地。在牧場上使用簡陋的矮土屋。四壁無窗。靠屋頂的天窗透光、通風。室內不分間,全家男女老少飲食起居都集於一室。室內四周爲土臺,上鋪氈毯,以供坐臥。在夏秋放牧季節,少數牧民使用氈房。

牆壁多用石塊、草皮砌成,厚而結實。頂部架樹枝,抹上拌有麥草秸的泥土。門向東開,一般靠近牆角。頂部中央開天窗,通風透光。在院牆以內最大的住屋稱爲“賽然伊”,另有牲畜棚圈和廚房,有的還有客房和庫房。由於高原多風雪,室內雖比較寬敞,但較低矮,四周築土炕,長輩、客人和晚輩分側而居,土炕上鋪毛氈以供坐臥。爐竈在大門對側,竈後另有小間儲藏室,存放油、肉、乾果和糧食。牧民夏季上山放牧,多住氈房,或在牧場築土屋。 

  (2)宗教信仰
  塔吉克族宗教界的着名人士認爲,塔吉克族在公元10世紀即信仰宗教,塔吉克族是我國唯一的信仰什葉派伊斯瑪儀派的民族。

塔吉克族羣衆過去普遍信仰宗教。宗教的伊斯瑪儀勒教派在新疆地區只有塔吉克一個民族信仰過。這個教派也流行於印度、阿富汗斯坦、巴基斯坦等國家(其中在阿富汗斯坦流行最廣,勢力最大。)各地伊斯瑪儀勒教派都有共同的宗教頭領,稱爲“忘教主”。這一教派在宗教教義上與其他教派相同,都奉安拉爲唯一至高無上的神,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等等。

但是在宗教功課方面有着自己的特點:如在五大天命的“禮”功上,每日不舉行五時拜功,只作早、晚兩時的拜功,並且禮拜時跪着禮拜。主張禮拜的方向可以朝向四面八方。在“齋”功方面,不舉行宗教的“來買丹”月(即宗教歷九月)的日禁食之齋戒。主張心、眼、嘴、耳、手、腳、忍之七齋。即心要公道,眼不斜視,嘴不搬弄是非,耳不聽讒言惡語,手不拿別人財物,腳不得到熱鬧場所,和忍辱不記仇等七戒。

由於信仰伊斯瑪儀勒派,所以,同其他信宗教的民族比較起來,塔吉克的宗教有着他自己的特點。如:宗教活動較少,清真寺也很少。教徒們不封齋,不重朝覲天房聖地。除了部分老人在家作兩次禮拜以外,一般羣衆僅在節日舉行禮拜等等。

塔吉克的宗教組織制度也不如維吾爾等族那樣嚴密。宗教的首領“依禪”自稱是“聖人”的後裔,職位世襲。但是他們所管轄教徒的數量和在教派內的威望是各不相同的。教徒世代信從某一依禪及其繼承者。依禪在教徒比較集中的鄉村,委任當地的一個信徒爲“海力派”,作爲自己一部分活動的代理人。由於依禪沒有固定的教區,因此有些鄉村因爲教徒分屬幾個依禪而出現一個鄉村有幾個海力派的現象。此外,還有宗教職業者“卡孜”掌握着宗教法律,“阿姆蘭”則是主持節日宗教活動的,他們都在一定地區內進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