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年俗 黎族春節是怎麼過的

春節無疑是中國人最期待的節日,每年節日來臨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掛着很大的燈籠,然後商場裏面全都是年貨。那麼關於黎族的年俗有多少,黎族人具體是怎麼過春節的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來往下了解一下黎族年俗吧!

黎族年俗 黎族春節是怎麼過的

準備期:
  祭竈“過小年”,祈好運
  海南人過年是從臘月就開始了,一進入了臘月,新年的氣氛就來了。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爲“祭竈節”。祭竈是男人的事,家裏竈上的神像要請下來燒掉,送竈王爺上天,給竈王爺上供的目的是讓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把竈王爺伺候好了以後,上天向玉帝報告就不會說人間壞話了,祭竈的時候還要預備清水、草糧,這是給竈王的馬吃的,直到了正月七年級才迎接竈王爺回家。

“採屋”“送窮”送走晦氣
  把竈王爺送走了以後,就要開始打掃房子了,這就是“採屋”(海南話)了。採屋,簡單說就是在家裏進行大掃除。一般要用青竹枝葉捆成的大掃帚,把屋頂、屋檐及牆壁上堆積的灰塵、蜘蛛網等髒物清掃乾淨,除大清掃屋宅的灰塵髒物外,還包括清洗傢俱、衣被等。農曆臘月七年級到二十二或二十三,家家戶戶就忙着打掃室內室外的衛生,清洗蚊帳被褥,連籮筐傢俱也洗刷一遍,把內內外外都收拾乾乾淨淨。然後把幾件破舊的東西拿到村口放火燒掉,稱爲“送窮”。

貼春聯:除舊迎新
  在海南普通百姓家,他們貼的春聯都無不飽含着對來年的祈禱與企求:窮人希望來年能發財;當官的人希望來年能升遷;富人希望能平安健康;而更多的人都希望年年有福,有喜……因此,海南人在春聯的挑選上,一般都比較傳統,仍保持有中華民族的千年傳統文化。

春聯是一個家庭的一面鏡子,它反映了人們對生活的追求與態度,因此,在挑選春聯時,海南人都很注重勤勞、節儉之類內容,特別是正堂室大門的春聯,最能反映一個家庭對未來生活的企求。在海南,貼春聯一般都在除夕之夜降臨之前完成,並且一般由小孩子或年輕人來完成。

最獨特的是貼春聯的同時還貼“利是錢”,一種紅紙製成的、滿是小圓洞的紙。只要到鄉下走一走,便可看到,家家戶戶的大門框上都貼着四張隨風飄揚的“利是錢”,而在其他小門上也貼着,甚至連家裏的與“柴米油鹽醬醋”之類的物品及水缸、爐、竈和犁、耙等農具等,都貼上了“利是錢”,這不僅是一種美好的祝願,還是一種企盼。

海南人還喜歡在每個門口掛上一串紅繩子綁着的桔子,桔子要掛偶數,表示出門“大吉大利”。

年貨備足迎新春
  在文昌過年,各家各戶總少不了一樣東西———糖貢。文昌的糖貢是過年待客佳品,又是拜年常帶的禮品。

在陵水過年,陵水人愛吃檳榔,檳榔在他們心中含義特殊,爲此,陵水人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許多檳榔。將其切成四瓣,然後再配蔞葉。

而疍家人過年,除了殺雞喝酒,還少不了馬鮫魚,按疍家習俗,吃馬鮫魚,年年有餘;做馬鮫魚丸,圓圓滿滿。

做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除夕趕製紅糖年糕。說到過年,在海南許多市縣都有做年糕的風俗,三亞也不例外,但是三亞的紅糖年糕則是衆多年糕中的一絕。

三亞紅糖年糕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粉,先把糯米粉放入盆中用水調勻,然後摻入些椰子粉末、花生等再調勻,然後將細碎的紅糖拌入水中融化,加入盆中,用力攪拌,直到混合物成爲均勻的糊狀物。之後將其放入鍋中蒸幾個小時。蒸好後的年糕非常有彈性,顏色是醬紅色的,吃起來口感像軟糖一樣,味道極好。

紅糖年糕在過去只有過年才能吃得到,家家戶戶到了除夕都會在門前架起鍋蒸煮。現在生活好了,市場上也能買得到過去過年才能吃得到的紅糖年糕,但是每逢過年大夥還是會親手做一份感受年的氣氛。

小結:黎族人對於春節,也還是十分在意的,新年即將來臨的時候,就會打掃房間。然後貼上春聯,還有很多的年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