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乞巧節怎麼過 七夕節古代習俗

古代的乞巧節還不是七夕情人節,也不是爲了紀念牛郎織女的浪漫愛情故事,而且婦女們的節日,她們在乞巧節的時候會進行乞巧,希望自己也可以像織女一樣,直到後來才慢慢的是爲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一起看看七夕節習俗欄目:古代的七夕節是怎麼過的吧。

古代乞巧節怎麼過 七夕節古代習俗

“七夕”,即農曆七月初七,民間相傳是牛郎織女從鵲橋渡過天河相會的日子,七夕節也稱“乞巧節”,在百姓心中織女是位善良、貌美、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初七當晚,女子,特別是未出閣的女子要向織女“乞巧”,以求也能擁有一顆聰慧的心,擁有一雙靈巧的手。因此,七夕這一天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被賦予了“愛情美滿”和“心靈手巧”的兩種內涵,近年,這一天又有了“中國情人節”的說法。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正式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人們紀念七夕這一天、在七夕這一天祈願,往往也都圍繞着“心靈”、“手巧”這兩個主題,並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紀念形式和民俗活動。特別是古代,這些風俗是異常豐富而多彩的。

  乞巧節縱觀七夕民俗活動,多與七夕民俗的兩大主題:“乞巧”、“婚戀”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說,幾乎所有的七夕民俗都是從這兩大主題發展出的習俗。同時又因爲這兩大主題與女人關係密切,所以七夕民俗紀念活動的主體是年輕的女性,七夕也就因此被稱作“女兒節”,或稱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婦女節。清代《月曼清遊圖》冊描繪的是大家閨秀一年12個月的貴族生活。其中一幅名爲《桐蔭乞巧》的,正是對京中“七夕”風俗的描繪。全畫細緻地展示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乞巧”的場面:七夕之夜,女人們以碗裝水置於庭院,然後將一束針散放其中,人們爭相觀看在水中呈列的圖案,據說圖案的形狀越好看,放針者的手就越靈巧。這就是清代七夕節盛行的“投針乞巧”,也叫“丟巧針”。與針線有關的“乞巧”活動佔有最重要的地位。主要有“蛛絲乞巧”、“穿針乞巧”、“投針乞巧”、“蘭夜鬥巧”等。

  蜘蛛乞巧《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爲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爲符應。”喜子即指一種小蜘蛛。唐劉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盤溼,花上乞得蜘蛛絲。”杜甫在《牽牛織女》詩中也寫過這種風俗:“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宋代《東京夢華錄》:“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

  “喜蛛應巧”或曰“蛛絲乞巧”,是盛行於唐代的一種乞巧方式,女人們在七夕之夜捕捉蜘蛛(也稱喜子)放在事先準備妥當的小盒子中,翌日清晨打開盒子,根據事先設定好的標準評價蜘蛛一夜所織,來研判得巧豐寡。這個習俗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爲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後來歷代驗巧之法也稍有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後世多遵唐俗。

  穿針乞巧周處《風土記》雲:“七月七日,其夜灑掃庭中,露施几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祀河鼓(即牽牛也)織女。”唐詩人祖詠《七夕乞巧》詩云:“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向月穿針易,迎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穿針乞巧者,或穿七孔針,或穿九孔針,用一根綵線連續穿過爲巧。《醉翁談錄》:“其實此針不可用也,針褊而孔大。”

  “穿針乞巧”,是較早的出現的乞巧方式之一,即首先製作不同類型的多孔針,有雙眼、五孔、七孔、九孔等不同的乞巧針,然後由年輕女性在七夕晚上,手拿絲線,對着月光穿針,誰先穿過就是“得巧”。關於乞巧穿針的民俗最早始於漢,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最早記載了穿針乞巧的民俗:“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荊楚歲時記》中也有“七月七日爲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家人婦女結綵樓,穿七孔針”的記載。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則記載得更爲詳細,不僅記有七夕綵樓,還有祭祀擺設,更包括了穿針乞巧的競賽規則:“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爲得巧之侯。”作爲後續發展,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中則有:“九引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爲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後世的穿針乞巧民俗基本以此爲準繩。

  丟巧針《燕京歲時記》:“京師閨閣,於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謂之丟針兒。”或名丟巧針。清代詩人吳曼雲《江鄉節物詩》:“穿線年年約北鄰,更將餘巧試針神。誰家獨見龍梭影,繡出鴛鴦不度人。”

  小結:在古代的時候,乞巧節有很多的傳統活動和傳統習俗,大部分都是爲了乞巧展開的活動,在古代的時候,婦女們都很喜歡這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