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音樂文化,土家族樂器各有什麼特點

樂器是我們日常演奏歌曲使用的工具,一般來說,我們把樂器分爲西洋樂器和民族樂器。在我國的民族樂器中,土家族的民族樂器是我國樂器中的一大亮點,不管是婦女樂器還是兒童樂器,都充滿了民族氣息。大家是不是很好奇呢?現在不妨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傳統樂器
  土家族民間流傳的樂器有咚咚、嗩吶、竹號、牛角、木葉等。咚咚是土家族婦女、兒童喜愛的單簧吹管樂器,流行於龍山、保靖兩縣。竹製,約13釐米長,開3孔或4孔,直吹,音色柔和悅耳。流傳的曲調有“巴列咚”、“慢巴列咚”、“咚咚”、“那帕克”、“呆嘟裏”、“乃喲乃”等8首。樂曲短小,旋律流暢。見下例:土家族的器樂合奏曲牌豐富,風格獨特,有如下幾種形式:

土家族音樂文化,土家族樂器各有什麼特點

打溜子
  流行於湘西各縣。常用馬鑼、大鑼、頭鈸、二鈸4件樂器演奏。曲牌有百餘個,如:《八哥洗澡》、《喜鵲鬧梅》、《錦雞拍翅》、《風吹牡丹》、《猛虎下山》等。樂曲內容多爲描繪動物形像以及表現勞動生活情景。樂曲的結構有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及多段式等4種,以二段式爲多見。樂曲由“頭子”和“溜子”兩部分組成。“頭子”是曲牌的主題部分,溜子爲各曲通用。通常先演奏頭子兩遍,然後接溜子,後者比前者速度稍快。演奏特點主要在於兩副鈸的多種打擊技巧上,有悶、亮、側、跳等不同打法,速度很快,2拍子和3拍子結合緊密,典型節奏是疏和密有致,流暢活潑。

五支傢伙
  流行於湘西土家族地區,由嗩吶、馬鑼、大鑼、頭鈸、二鈸5件樂器演奏,用於婚嫁、節慶,曲牌有《將軍令》、《安慶》等。

花鑼鼓
  流行於鄂西土家族地區,由嗩吶、鼓、鑼、鈸組成。各地使用的樂器和名稱略有差異。“花鑼鼓”不用嗩吶,曲牌有80多種。樂曲由頭子、中段和尾巴組成。“北鄉鑼鼓”,有大小嗩吶,使用樂器較多,曲目豐富,常組成套曲演奏。嗩吶的曲調多來自民歌。

絲絃鑼鼓
  流行於鄂西建始縣,在花鑼鼓的基礎上加入京胡、板胡、二胡、月琴等絃樂器,已流傳240多年,由嗩吶吹南戲(即漢劇)唱腔而逐漸形成。曲牌與南戲相同。

小結:我國擁有無數的民族樂器,除了我們熟知的二胡、嗩吶、笛子等,更有一大部分我們日常都前所未聞的,不得不讓我們驚歎,中國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啊。

你可能也喜歡
  土家族擺手舞資料介紹
  土家族的飲食文化特色
  土家族吊腳樓的傳說故事
  關於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