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瑤族的習俗有哪些?

瑤族分佈着很多的支系,越南、泰國均着廣泛分佈,是我國的古老民族之一。地區不同的瑤族,風俗習慣也各有不同。接下來,就由小編來爲大家講講廣西瑤族的風俗習慣吧。感興趣的朋友就一起來看看吧。

廣西瑤族的習俗有哪些?

  廣西瑤族的風俗:
  瑤族共有200萬人,主要分佈在廣西、湖南、雲南、廣東、貴州和江西等省區。瑤族先民歷史上居住於長江流域,遠在秦漢時期,瑤族是長沙武陵蠻(又稱五溪蠻)的一部分。南遷後,有的又向西南山區移動,於是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分佈局面。瑤族居住地區多爲亞熱帶,海拔一般多在1000至2000米之間,村寨坐落周圍,竹木疊翠,風景秀麗。因其生產方式、居住和服飾等方面的不同特點而有多種自稱和他稱。

如:盤瑤、茶山瑤、山子瑤、坳瑤、花籃瑤、白褲瑤、紅頭瑤等,多達20多個支系。新中國成立後,瑤族成了他們的統稱。瑤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由於長期與漢、壯、苗等族接觸,各地瑤族一般又兼通漢語,部分兼通壯語和苗語。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數瑤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獵、捕魚和農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瑤錦、瑤服,古老的傳說,動聽的瑤歌,優美的舞蹈,獨特婚俗和宗教信仰。

打旗公
  龍勝縣泗水鄉紅瑤傳統民俗活動。時在農曆五月十五日。傳說當年朝廷官兵(旗公)經常對瑤族同胞進行敲詐勒索,進村闖寨大肆搔擾。爲了有效抗 擊,每當這時,瑤族青壯年都上山去準備木頭石塊,老少則留在寨裏迷惑、引誘敵人。待敵人到了路口,就派腳程最快的小孩子上山報信,山上立郎滾下木頭扔下石塊,打得敵人抱頭鼠竄。爲慶祝勝利,以後每年都舉行打旗公活動。屆時,選幾個壯年男子扛着旗充當“旗公”,讓寨裏13歲以下的男孩,守在“旗公”心經路口,並設置關卡。“旗公”一到,孩子們一齊砸泥巴,打得他們落荒而逃,孩子們尾隨窮追,最後凱旋而歸。這個活動,能培養下一代人勇御強敵的大無畏精神。

趕山圍獵
  桂林地區龍勝縣瑤族狩獵習俗。過去,趕山前要祭山神,祈求保佑狩獵順利、人員安全。有些則行“偷雞”祭“媒山”儀式,據說讓雞主人臭罵一頓,更加吉利。到圍獵點後,獵手們設卡、分散包圍,同時放獵狗搜尋。發現野獸,獵狗狂吠報警,守卡獵手迅速做好準備,伺機出擊。這種辦法也叫“圍廠”,一次“圍廠”落空,再行組織,直至獵獲爲止。過去,如果獵獲的是老虎、豹子、野豬等兇猛動物,便立即開膛,並吮吸獸血,據說能增強男子漢的精血和陽剛之氣。“圍廠”結束要吹“收山”號角,朝天鳴槍,慶祝勝利。擡回獵物,見者有份。被偷過雞的主人也會得到加倍補償。

長鼓舞
  長鼓,又稱黃泥鼓。長鼓舞是瑤族傳統舞蹈。長鼓多用燕脂木製成,長約2尺5寸,兩端粗,中間細如蜂腰。鼓身繪有花鳥或龍鳳圖案。有些長鼓,兩端和腰部繫有銅鈴,起舞時,鼓聲咚咚,鈴聲噹噹,組成“和絃”。形式有雙人舞、4人舞和集體舞等。舞者腿扎綁帶,身着短裝,肩挎長鼓,雙手擊拍,時而曼步輕舞,時而跳躍急轉,鼓聲伴隨舞姿,時徐時疾,使人眼花繚亂,心神振奮。長鼓舞歷史悠久。宋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說:“饒鼓,瑤人樂,狀如腰鼓,腔長倍之,上銳下侈,亦以皮鞔(main蠻)植於地,坐拊之,”傳說瑤族祖先盤瓠,被兇猛的羚羊撞下山崖而死,後人便用羚羊皮做鼓面,舞時揮掌擊打,以示對羚羊的仇恨和對祖先的紀念。長鼓和長鼓舞有時用於瑤胞唱盤王歌時的伴奏和伴舞。

唱盤王歌
  桂北盤瑤舉行婚禮時唱的歌。盤瑤是瑤族一個支系,信奉盤王。相傳他們的祖先爲了謀生,“漂洋過海又過江”,走了3個月,船還在海中央,驚濤駭浪中,想到了盤王。他們向他祈禱,求他降福,誠心感動了盤王,風停浪息,行船兩日便到了彼岸。從此訂下男女青年舉行婚禮時,必須唱盤王歌、還盤王願的規矩。盤王歌由師公和伴娘帶領6位盛裝童男童女同唱,時而在堂屋裏繞圈,時而到屋外邊行邊唱。先唱盤王開天闢地,再唱盤王繁衍子孫,後唱盤王如何保佑歷代祖先安居樂業。盤王歌不僅婚禮上唱,盤王誕辰和一些節日也唱。唱歌時用鐃鈸、笛、響板和長鼓等樂器伴奏。這是酬神還願,也是對子孫後代進行民族歷史教育。

禁風節
  桂林市臨桂縣廟坪瑤旋傳統節日。時在農曆正月二十日。傳說遠古時,風神發怒,村寨受災。有神仙指點衆人,正月二十日禁聲禁風,祭祀風神,果然靈驗,這一天便成了禁風節。節前,人們用稻草扎些十字架,壓在田頭屋角,掛上屋檐。節期,禁止一切聲音,連晾衣服也只能鋪在草地上,爲了避免人來人往弄出聲響,全寨人都離家到廟坪圩去過節。節日活動多姿多彩,敲鑼打鼓,舞獅唱戲,夜幕降臨時,對唱山歌。這個原是禁聲禁風的日子,變成廟坪圩一次歡樂的盛會。反映了瑤族同胞沿襲至今的自然崇拜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