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竹子詩,鄭板橋竹子水墨畫

中國竹文化中介紹,竹子象徵着頑強的生命,代表着虛懷若谷的品格。且我們在鄭板橋的竹子詩句中也不難感受的到。今天,小編就帶你去深入瞭解下,鄭板橋的詩是如何描述竹子?以及鄭板橋是怎樣描繪竹子形象?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這是清代鄭板橋的一首着名的詠竹詩。歷代文人畫士之中,愛竹的大有人在,竹詩竹畫也多得不可勝數。然而無論數量之多,還是格調之高,都莫過於鄭板橋。

鄭板橋竹子詩,鄭板橋竹子水墨畫

鄭板橋,江蘇興化人。早年家貧,應科舉爲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曾任山東範縣、激縣知縣,因助農民勝訟及辦理賑濟得罪豪紳而罷官。鄭板橋的詠竹之詩,寫竹之畫,許多與他的從政經歷有關。他爲官清正,關心人民疾苦。做官時,“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罷官時,不戀榮華,一身正氣。“烏紗擲去不爲官,囊囊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視功名如糞土,以清白爲自豪。棄官後,“宦海歸來兩袖空,逢人賣竹畫清風”,定居楊州賣畫,自食其力。

鄭板橋的竹詩竹畫,無一不是他那剛直不阿、寧折不彎的人格的寫照。對於惡勢力,他以竹自況,大義凜然。“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唯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鬥一千場。”在“千磨萬擊”之中,“咬定青山”,毫不動搖;於霜欺雪壓之際,守常有節,“挺直又婆娑”。他自甘淡泊,從不攀附權貴,象竹那樣“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雨晴風定亭亭立,一種清光是羽儀。” 真可謂人竹相輝,肝膽相照。

鄭板橋不但以竹自況,還以“竹”待人。對於後學,他樂於獎掖,盡力扶持,言傳身教,寄予厚望。他曾寫道:“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爲扶持。明年再有新生竹,十丈龍孫繞鳳池。”他又寫道:“且讓青山出一頭,疏枝瘦幹未能遒。 明年百尺龍孫發,多恐青山遜一籌。”他一生筆耕不輟,詩、 書、畫被時人稱爲“三絕”。其創作態度和創作方法也與竹大有關係。他曾對友人說,畫竹要經歷三個階段,達到三種境界。一是“眼中有竹”,要仔細觀察,反覆臨摹。他年青時畫竹競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年老時曾無限感喟地說:“我爲這竹君,不知磨禿了多少毫鋒,消損了多少精神啊!”二是“胸有存竹”,即在創作前對要畫的竹瞭然在胸。“我有胸中十萬竿,一時飛作淋漓墨”。三是“胸無存竹”,即在揮寫的過程中,又不爲胸中之竹所束縛,只根據表達主題的需要,創造出新的形象。他曾用詩總結自己畫竹的經歷:“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 竹之於鄭板橋,真可謂相得益彰,人竹合一。

鄭板橋一生喜竹愛竹,癡竹迷竹,指竹作詩,寫竹入畫, 詠竹言志,畫竹傳情。是鄭板橋畫出了竹的人格,又是竹成就了鄭板橋的聲名,常言道“竹毀節存”,板橋雖死,其“竹魂”猶在。

鄭板橋竹子水墨畫鑑賞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