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大劇評劇珍珠衫賞析

越劇珍珠衫講述的是一位被騙失身的王三娘被丈夫休掉,後改嫁後又與丈夫破鏡重圓的故事,這樣價值觀與古人極度不符的戲並不是單單講述男女情愛的故事,更體現了一種人文關懷,王三娘不僅僅是戲曲中的一個角色,更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不禁感慨中國戲曲文化真是有容乃大。

中國五大劇評劇珍珠衫賞析

評劇《珍珠衫》故事源自《今古奇觀》,內容是明代東陽縣商人蔣興哥出外經商,其妻王三巧受騙失身於商人陳商,後被蔣發覺乃將三巧休回孃家。三巧改嫁知縣吳傑,在合浦縣任所,聞悉前夫遭遇人命官司,乃假稱蔣爲自己的胞兄向知縣求情。蔣被開脫獲釋,在內室與三巧重逢,暴露出前情。知縣念其夫妻情深,允其破鏡重圓。此劇又名《循環報》《王三巧》。原本出自評劇鼻祖成兆才手筆,乃評劇起家戲之一。評劇衆多流派名家均擅演此劇,也是白派創始人白玉霜代表劇目之一。

  同志改編的新版《珍珠衫》,秉承他對傳統戲曲整理改編的一貫風格和理念,高屋建瓴,統籌全局,理清劇情脈絡,在原劇基礎上大刀闊斧,刪繁就簡,汰腐滌陳,由舊劇本上下兩集三十餘場戲,集中凝縮爲十場戲。從羅德(蔣興哥)邂逅陳商酒樓對酌、偶然發現蔣傳家之寶珍珠衫開始,很快就揭示齣戲的矛盾衝突,加速了故事情節進程,環環緊扣,層層遞進,不斷把戲推向高潮。一改舊劇本冗長拖沓重複繁瑣之弊端。對原劇中的人物也做了新的詮釋。主人公王三巧由移情別戀水性楊花,改編爲受騙失身,強化了她痛悔自責沉重的內心負罪感。

  劇本不是一味地從道德層面給予譴責和批判,而是更多賦予人性關懷,爲人物的性格走向和心理變化做了合理的鋪陳。此外,充分考慮到觀衆的欣賞習慣。戲中扮演王三巧的評劇白派第四代傳人王冠麗一改以往戲路,融閨門旦、花旦行當的表演於一體,運用嫺熟的演唱手段,清晰地揭示出了人物被騙失身愧悔交加,對前夫羅德一往情深,在危機時刻奮力相救的心路歷程,感人至深。劇中船頭敬酒、內室求情救夫的“斟滿酒勸老爺雙手奉敬”“襄陽府東陽縣名叫羅德”等膾炙人口的唱段,獨具白派低迴委婉、優美抒情特色,沁人心脾,回味綿長,顯示出她深諳白派藝術真諦、從容駕馭的精深功力。

  此劇的排練,得到了各級領導和戲劇界專家的大力支持。着名戲劇家趙大民應邀擔任總導演,他不顧年邁、不辭辛苦,每天堅持親臨現場指導排練。九旬高齡的評劇生角翹楚李福安也親臨現場,傳授自己的演出經驗,使演員們深獲教益。

總結:一出好戲不僅要有吸引人的劇情,還要有好演員好的舞臺設計,越劇的舞臺設計非常漂亮,大家有時間都可以去看一下,感受那種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