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大船燈是如何起源的

船燈是客家文化當中,比較重要的特徵之一,也是客家文化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那麼客家文化的大船燈是如何起源,大船燈主要的作用是什麼呢?如果你和小編一樣,感到好奇的話,不妨一起來贛文化中瞭解一下詳情吧!

客家文化大船燈是如何起源的

歷史起源
  船燈的歷史起源無從考證,但憑口傳,有幾百年歷史了。據福建省志、縣誌記載:清代順治帝祭澄江畢,急回京都,忽然風浪大作,無法過江,漁翁勇擺渡送帝至對岸,帝回京後命樂府作《漁家樂》曲牌,並賜金匾“漁家樂”一塊和“夜明珠”一顆,爲漁家造福。解放初期,船燈曾參加福建省民間文藝會演。解放後幾十年來,各地政府利用這一羣衆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在活躍羣衆文化生活的同時,也配合宣傳繳交愛國公糧、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計劃生育等黨的方針政策,一直流行不衰。

船燈構造
  船燈是以船形燈爲道具,舞蹈和音樂相配合而進行表演的一種民間娛樂形式。船燈的製作,是以竹篾或木條製成一個長約3米,寬約1米餘的船形骨架,中間紮成一座四方立體如同畫舫、內能站人扛船體的船艙架。然後將船體蒙上白布,畫上水波紋圖案,且布長需過船底,以遮蓋船內人員腳掌。畫舫艙架,也以白布或彩紙粘貼。前後開艙門,左右開小園窗。四周掛上小燈籠、小流蘇、彩花、彩珠和人物紙塑等。船窗、艙門二側都貼吉祥楹聯。艙內和外四角裝上彩燈,點以蠟燭。有的還自船艙頂至船尾頂,加搭建一彩布平頂船篷。篷邊也飾以綵帶、流蘇、小燈籠之類。整個船體十分精緻美觀。

船燈表演
  表演時,一年輕力壯的男子,藏在船艙內靠安裝的挎帶肩扛起船燈,承受整個船的重量,並不停地左右、前後搖擺,表演船在各種水情的江河中航行。船頭船尾各一人。船頭一人扮丑角叫“艄公”,船尾一人扮旦角叫“艄婆”。兩人各持畫槳搖船,有時“艄婆”不划槳而“打扇花”,邊行,邊唱,邊舞。其唱詞大都固定,有時也即興而作,間有道白,內容詼諧可笑。舞蹈動作,有搖船、逆水行舟、拖船、上灘、下灘等。此外,還有樂隊,配合船燈吹奏一些固定的民間小調,如《八板頭》、《尾子》、《漁家樂》、《過江龍》等。戲劇情節較爲單純,大多以男歡女愛爲內容,有固定的唱詞和曲調。臺詞道白,多用客家話表述。有的在“打船燈”之後,還加演《打花鼓》。演奏的船燈小曲有百餘個,其中有些與十番、靜板相同。整個演出時間從打船燈到演小戲等,可達兩個多小時。

小結:客家船燈具體是什麼時候起源的,這個我們無從考證,但是這個習俗,擁有幾百年的歷史是絕對的。船燈一般都是春節、元宵,這些比較重要的節日纔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