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繡蜀繡簡介 蜀繡的歷史變遷

中國的刺繡文化早在很早之前就開始馳名中外了,說明刺繡的發展迅速。中國的四大名繡是刺繡的四個地方的總稱,主要是:江蘇的蘇繡、四川的蜀繡、廣東的粵繡、湖南的湘繡,四種刺繡有着很大的區別。接下來一起看看中國傳統工藝四大名繡之蜀繡吧。

四大名繡蜀繡簡介 蜀繡的歷史變遷

蜀繡是中國的傳統工藝,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爲中國四大名繡之一。集中於四川成都,產於四川成都、綿陽等地,在晉代被稱蜀中之寶。蜀繡以軟緞和彩絲爲主要原料,針法包括12大類共122種,充分發揮了手繡的特長,形成了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其題材多爲花鳥、走獸、山水、蟲魚、人物,品種除純欣賞品繡屏以外,還有被面、枕套、衣、鞋、靠墊、桌布、頭巾、手帕、畫屏等。既有巨幅條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觀賞性與實用性兼備的精美藝術品。

  蜀繡的歷史
  蜀繡的生產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蜀繡之名就已譽滿天下,漢朝政府還在成都專門設置了“錦官”進行管理。漢以後至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07~960年),四川相對安定的局面爲蜀繡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社會需求的不斷增大,刺激了蜀繡業的飛速發展。到了宋代(公元960~1279年),蜀繡的發展達到鼎盛時期,繡品在工藝、產銷量和精美程度上都獨步天下。清朝(公元1644~1911年)中葉以後,蜀繡逐漸形成行業,當時各縣官府均設“勸工局”以鼓勵蜀繡生產。新中國成立後,在四川設立了成都蜀繡廠,使蜀繡工藝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技術上不斷創新。

  蜀繡盛唐時期已有記載。清初藝人們又吸取了顧繡的長處(清朝末年成都尚有幾家打着顧繡鋪名的作坊),以及長針刺繡而後扎針的民間繡法。蜀繡用成都地區練染的各色散線(較粗鬆的絲線)或絲線(較細緊的絲線)繡制於本地所造綢緞上。由於選料、製作認真,成品工堅、料實、價廉,長期以來行銷於陝西、山西、甘肅、青海等省,頗受歡迎。出品多衣裙、被面、枕套、帳幔、鞋帽等實用服飾品。花紋取材,由藝人們根據民間吉慶詞句或流行式樣,自行描繪繡制。也有部分作品兼用蘇繡構圖佈局及運針設色方法。模仿繪畫章法構圖的純欣賞品繡畫較少,民間質樸喜慶氣息濃厚。當時成都是生產蜀繡的中心。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四川省成都市的郝淑萍爲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但蜀繡的現狀不容樂觀。四川只有一個成都蜀繡廠,境況不佳,正面臨改制的問題,本來人數就少的繡工,年齡也都在30歲以上,難有“新鮮血液”注入。有行家稱,美輪美奐的蜀繡,其發展已嚴重滯後,與號稱“百萬繡工”的蘇繡相距甚遠。

  小結:蜀繡集中在四川的成都,產自於成都、綿陽等地,在晉代就是蜀中之寶了,有着獨特的四川風格,是四川刺繡的總稱。

你可能還喜歡:
  唐三彩的歷史意義在哪些方面
  唐三彩鑑定技巧 唐三彩真假鑑別
  中國傳統工藝四大名繡與十字繡的區別
  四大名繡英文介紹 四大名繡中英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