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銅像爲什麼不睜眼?其中有什麼奧祕?

關公是誰?就是我們在《三國演義》裏面看到的關公,在戲劇中關公是以個紅臉的武生,而在佛教中關公就是我們常說的珈藍神之一,而在道教中關公是作爲財神,關公是中國文化中唯一一個既是佛教又是道教的形象,那麼,關公銅像有哪些寓意呢?一起去道教文化看看吧。

關公銅像爲什麼不睜眼?其中有什麼奧祕?

  關公銅像不睜眼的原因:
  按照民間的傳統說法,關公睜眼必見血,是爲不吉。故而,無論是修鑄銅像,紋身都不能開眼。

關公銅像兩個核心概念:
  一是:關公。
  (公元160-219年)名羽,字雲長,河東郡解(今山西運城解州)人 。因德乃剛乃正乃忠乃義,由將而候而王而帝而聖。戎馬扶漢,演繹了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刮骨療毒、夜讀春秋等流傳千古的故事。一生忠義仁勇,誠信名冠天下 。數千年來以武聖之尊與文聖孔子齊名,倍受海內外炎黃子孫頂禮膜拜 ,尊爲"武財神"、"平安庇護神"。

另一概念就是:銅像。
  就是以銅爲基本材質做成的雕塑肖像。從工藝上講,多分爲兩種:有鑄造的,鍛造的。鑄造的花紋更爲精細,也耐存放,古代流傳下來的青銅器一般都是此工藝做成。鍛造,因工藝限制,範圍適宜一些粗放型的形的體現產品。

整體講,關公銅像就是:以歷史人物關羽及相關典故故事爲體現內容,以立體雕塑爲表現形式,以銅爲基本材質做爲載體,通過各種工藝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藝術價值的關公銅肖像工藝品。

關公一生戎馬,縱橫馳騁,神勇天下;死後經歷代帝王褒獎加封,民間藝術崇仰宣揚,塑造了許多精美的關公造型,可區分爲:文相坐像、威武站像和戎裝騎馬像三大類。

1、文相坐像類
  一般有兩種:雙手垂膝,嚴肅威儀。如右上圖一。可用於廳堂陳設,藝術欣賞,襯托高雅氛圍;莊重高檔的場所一般有敬奉。

另一類爲造型爲:關公《夜讀春秋》,典故取材歷史名着《三國演義》。這款造型,文化氣息濃,內涵深厚:體現了關公的智與忠義。也因典故的傳播而聲名遠揚。適宜藝術玩賞,珍藏和供奉。高雅場所人爲敬奉。

2、威武站像
  這個題材一般常見的款型爲:站式提刀類和站式立刀 類及以這兩款爲母型的演變。常見於商業機構的敬奉,海外華僑及香港及我國南方地域較爲青睞此款造型。

3、戎裝騎馬類
  關公征戰一生,勇武冠天下,這一類型題材較多。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等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典故就是這一類型的最好體現。觀賞價值較高,可做高檔的藝術裝飾品,饋贈佳品。

關公精神核心是:忠義誠信。人們敬奉關公,其實質就是推崇關公的忠義誠信精神。人們把關公奉爲神明和財神,就是想誠信做人做事,想得到關公的庇佑,獲得財富,吉祥和平安。這是千百年來人們的一種美好願景。從最初的敬奉方式-關公信物供奉到心中念想關公,演化到關公年畫,關公畫,關公雕像等等,關公信俗演變近二千年已成爲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爲全人類所共享,並已促成了一種關公信俗產業。關公銅像就是這一產業中最爲引人關注的一個環節。關公銅像以其材質的貴重,做工之精湛,不僅僅被關廟和宗教機構所供奉,更爲海內外的更多的公司、社會團體、家庭和個個所認同並敬奉;並做爲一種精美的工藝品相互交流饋贈,珍藏。

關公信俗和關公文化的推廣,使得關公銅像的商業價值一路提高,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市場。全球已形成了幾個生產關公銅像的集散地:海外以臺灣、香港率領的東南亞市場;大陸內部形成了關公故里山西運城生產基地、福建和浙江三大生產基地。港、臺、閩、浙所產關公銅像各有千秋,但不太注重材質的精選,品種有些單調,造型開發多參考戲曲裏的關公形象。

小結:關公的銅像類型有很多,不一定都是不睜眼的,看完上文你就會明白,其實不同的銅像是有一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