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金剛菩提子肉紋是什麼意思?

菩提子在佛教是神聖的物品,據說是源自印度釋迦摩尼悟道的“菩提樹”。在如今,有着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把玩金剛菩提子,這個市場也越來越大,品質不同的菩提子,價格也會不同。行內人,有句話是“一看瓣數,二看紋理,三看肉紋”。前兩個好理解,但是其中的肉紋是什麼意思呢?

揭祕金剛菩提子肉紋是什麼意思?

  肉紋詳解:
  在對金剛菩提的描述中有一句老話,叫“一看瓣數,二看紋理,三看肉紋”,這也是很多老文玩人自當初大金剛流行時就一直遵循的參考標準。至於此後出現的看皮質、看密度、看樁形,則實在是不得已而爲之。畢竟在金剛菩提的市場浪潮中,如果不提出這些附加標準,是難很去區分金剛的品質的。

但隨着市場的發展,用戶的關注點也在轉移。目前的小金剛玩友在購買時最先看中的已經不再是瓣數,而是金剛的紋理,俗稱“肉”。越“肉頭兒”的金剛紋理,越受玩友的喜歡。金剛的肉,也成爲現今判定金剛品質及價格的最主要因素。

那麼,金剛的肉又有什麼吸引力,能夠讓人如此癡迷呢?這還要從其盤玩的手感和盤後的效果說起。

金剛菩提籽的特點是其凹凸不定的紋理,它無法像星月一樣,能被打磨成不同的形狀,也無法像鳳眼一樣,生來就有着光滑的表皮。金剛的皮質是不規則的鋸齒狀,與核桃有些相似,對於靠手來盤玩的玩友來說,手掌與金剛的接觸面極爲有限,過於尖利的紋理實在不方便盤玩。因此,越肉的紋理,在盤玩手感上越舒服。

其次就是盤玩之後的效果。肉紋金剛的表皮更加充實,經過不斷的摩擦,拋光面和包漿面都比較大,可以形成厚實的覆蓋層和圓潤的效果。

歸根結底的來說,其實肉紋小金剛的流行,完全得益於市場用戶的需求。

當然,文玩圈就是講求個性的地方,如果玩友不選肉紋,偏偏獨愛不肉的,其實也未嘗不可,還是那句老話說得好,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用心盤玩,其實什麼紋路都能成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