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好玩的七夕習俗可助運

七月初七,良辰美景,人間佳節。這是一個天庭歡聚、人間乞求幸福的吉日。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不是七夕就只能鬥智比巧,祈求愛情了呢?當然不是的,七夕還可以測試和祈福呢!!古人很早就通過七夕的祈福給自己帶來好運了。

哪些好玩的七夕習俗可助運

好玩的七夕助運習俗

那七夕的測試和祈福具體是怎麼做呢?這麼好的優良傳統當然要學習,請大家繼續耐心往下看。

  一、七夕如何祈福——七夕可以祈求的可多了呢,我們要向古人多學習呀

來,先來兩首詩,醞釀一下浪漫情緒。

唐代崔顥的《七夕》詩: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頌揚七夕牛郎織女的著名詩文,北宋秦觀的《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那麼,到底七夕可以祈福的範圍是哪些呢?——你也可以這樣做!

1)乞求愛情及生子:來源是牛郎織女於七夕相會,人們對牛郎織女之間堅貞的愛情的嚮往和追求。對於愛情的祈求是古代女性難以實現卻最想實現的美好願望,另外古人對子嗣的重視也直接決定了女性的地位,所以求子也是當時女性的重要活動。 祈福求愛情和生子,當然也是現代人須學習的好習俗啦。

2)乞求智巧:織女星掌管手藝智巧,少女們七夕會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而乞巧比賽獲勝的女子,可以摘得心靈手巧的頭銜,自然就備受關注帶來好運了 。

3)乞求富貴長壽:七夕也是天庭衆神歡聚的日子,在七夕可以誠心向衆神乞求富貴長壽。

4)拜“魁星”求考運亨通:俗傳7月7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在七夕這天祭拜魁星,誠心默唸魁星名號和願望,可乞求考運亨通。

七夕祈福流程:

1)沐浴並換新衣;

2)供瓜果零食、擺上香案,如方便的話可以在家中焚香祭拜,報上名字生辰,訴說心願;

3)如果在外遊玩不方便的話,可以擡頭望天向各位神明報上名字生辰,默禱心願,心誠則靈;

  二、七夕如何測試——蜘蛛結網測試、包餃子預測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

書籍記載: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七日,爲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鈺石爲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爲符應。”

“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爲符應”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指的一種很新潮的測試方式。

古代女性通過觀看蜘蛛結網的情狀來測試自己在針線織作方面的天賦。

南朝時的做法是將蜘蛛放在瓜上,讓它在瓜上結蛛網,然後根據蛛網的密與疏來推測自己是否得巧(是否心靈手巧)。

還有一種很有趣的包餃子預測習俗:需要七個要好的姑娘每人都拿一些食材過來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裏,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啦啦啦(洛書姐姐覺得這個玩法不錯,我們現代人也可以學習嘛)

  三、七夕如何娛樂——穿針引線、祭星乞巧、節令戲

乞巧,向神靈討要智慧和心靈手巧。是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唐太宗與妃子也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

七夕沐浴祭星

那麼對於普通百姓呢,七夕怎麼玩?就是齋戒沐浴後穿着新衣的少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同時少女們持針線、供瓜果零食、擺香案,在家中焚香祭拜,默禱心願,或者在庭院中擡頭望天向織女星乞求智巧(就是乞求讓自己智慧聰明,手腳靈活啦,古代女子多數是要幹活的嘛),其目的也正是爲了想要證實自己在針線活計方面的天賦與才能,所以稱爲“乞巧”。

七夕穿針引線: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少女們穿針引線、投針乞巧或者做些小工藝品和玩具(麪塑、剪紙、彩繡)、小吃食(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來比賽檢驗自己是否心靈手巧,再擺上些瓜果零食來個聚會熱鬧熱鬧什麼的。

穿針乞巧是姑娘們手執綵線對着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爲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

七夕看戲聽戲

除了以上,七夕還出現了《天河配》、《長生殿》等節令戲,七夕節成爲了可以使民衆娛樂放鬆的節日。

  四、七夕如何吃喝——吃“結緣豆” “巧餅”、喝“巧芽湯”

七夕吃餅湯

七夕食俗形成於魏晉南北朝,相關最早的記載是晉周處《風土記》,七月七日是一個好日子,北人會吃湯餅。湯餅又稱“不託”,是一種經水煮過後的面塊等簡單的食物。

人們在七夕節吃餅其實是有深厚寓意的啦。

餅是圓狀,古人認爲 “圓,陽物也”,陽物有辟邪的功能,吃陽物可以求吉利

圓還暗示在七夕之夜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有團圓之意。古人把七夕餅叫做“巧餅”。

清朝,江西七夕節有吃“油餅”,喝“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七年級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和少女特別重視吃巧芽(據說喝了就會心靈手巧哦)。

七夕吃巧果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爲“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爲糖漿,然後和入麪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爲長方塊,最後折爲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七夕結緣豆

習俗時間:明清時期

習俗名稱:“結緣豆”(是不是棒棒噠的名稱,紅豆寄相思嘛

書籍記載: 《漳州府志》記載了用熟豆相親來證明有緣,並結緣的習俗。

相關詩詞:煮豆微撒以鹽而給人吃之,豈必要索厚償,來生以百豆報我,但只願有此微末情分,相見時好生看待,不至倀倀來去耳! ——周作人《結緣豆》

煮熟一些豆子,稍微撒一點鹽,把它送給他人吃,難道一定要索要償還嗎?他來生用百倍於我的豆子來報達我,他只在意的就是(我贈他豆)這微妙情分啊。所以在與他人相見時要好生對待,就不至於在分別與歸來時惆悵苦愁了!

  五、七夕好玩習俗——登樓曬衣、曬書

而漢代的登樓曬衣習俗,到魏晉時演變成爲曬書習俗。

《世說新語》曰: “郝隆七月七日見鄰人皆曬衣服,隆乃仰,出腹臥,雲:‘曬書。”另有阮咸先生看見鄰里在七夕曝衣,而他家徒四壁卻也翻出自己的粗布破褲晾出來。這顯示出七夕曬衣的習俗在民間的影響非常大呢。

好啦,看了這麼多古代的好玩的七夕習俗,那麼你呢,這個七夕準備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