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有儀式感的古代“開學禮”

超有儀式感的古代“開學禮”

超有儀式感的古代“開學禮”

每逢9月,往往是學子們入學的時節。尤其對於新生而言,入學一環更具有非凡的意義。至少從漢代以後,入學禮和成人禮、婚禮、葬禮就已經並列爲人生四大禮,受到了格外重視。這也難怪,無論是進入私塾,還是進入學堂,孩童們開啓讀書識字、背經誦史的歷程,第一步便是入學。因此,圍繞入學也產生了一系列莊重的儀式,且都含有深刻的寓意。

古人送小孩去私塾或學堂讀書,大多是在四歲至七歲,稱爲“開書”、“破學”或“破蒙”。開學的日期並不固定,一般來說要儘量繞過農忙時節。有的地區是“春夏務農,冬入學”,有些地區則選擇“八月退暑”之後開學,這和我們今天的秋季入學最爲接近。進入學堂之前,家人要先給小孩置辦學習用品,條件較好的家庭還會配備書童等服務人員。《紅樓夢》記載賈寶玉讀書的時候,茶壺蓋碗、手爐腳爐等一應俱全,另有四個小書童陪伴和年長者在旁邊看護。當然,貧寒之家能夠出得起學費已屬不易,除了筆墨紙硯,其他物品也就無力負擔。

小孩們離開家門、來到私塾或學堂之後,在教書先生們的安排下,開始親身參與開學禮。開學禮的儀式流程來自於《禮記》等書的相關要求,分別是:

正衣冠

把自己收拾乾淨,才能讀書做事

《禮記》規定說:“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換成現在的話就是,要把自己收拾乾淨,不能嬉皮笑臉,才能讀書做事,新生入學尤其如此。小孩們把衣冠、容貌打理得有條不紊,既相當於理清了思路,同樣也是對先賢、老師的尊敬。老師還會讓大家站起來,逐個檢查,有衣冠不整或者臉沒洗乾淨的頑童,馬上責令整改。

 行拜師禮

磕頭拜師之外,還要準備學費和束脩

小孩一旦入學,就和老師們結下了剪不斷的關係。正所謂“一日爲師,終身爲父”、“師徒如父子”,都能看出老師的重要性。但孩子們在向老師行禮之前,還要跪拜一位更重要的老師,那就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當然,學堂的老師們也要跟着一起拜,通常是對着孔夫子的排位,行“三跪九叩禮”。拜完孔子,孩子們繼續向自己的老師磕頭,只需要“一跪三叩”就行。

磕頭拜師,可以說給足了老師們面子,但畢竟這只是空頭榮譽,所以還有更爲實在的“送禮”環節。“送禮”包括兩項,一是基本的學費,二是其他的物資。古代的私塾、學堂,類型不完全一樣:有些家境不錯者聘請教師到家中,爲族人子弟教書;大部分的普通家庭,則是鄉里鄉親們自發組織起來,藉助寺廟、祠堂等場所,請老師來授課,所以學費也沒個定數,往往是量力而行。這種學費,雅名叫作“束脩”或“贄見禮”。

《儒林外史》曾提到一個叫周進的人,被鄉民們請去當私塾教師,也收到了各家送來的學費。結果打開一看,真是多少不齊,有整有零,“只有荀家是一錢銀子,另有八分銀子代茶,其餘有三分的,有四分的,也有十來個錢的,合攏了不夠一個月飯錢。”

除了這種學費,還有些條件不錯的家庭爲了圖個好彩頭,向老師表達一下心意,送點兒名字吉利的土特產,藉機也希望老師多關照一下自己的孩子。此類“送禮”,有時也被當作“束脩”,但並不像學費那樣每人都需要交。土特產的類目繁多,基本的六樣是:芹菜,寓意學生勤奮好學、業精於勤;蓮子,因其心苦,代表老師苦心教育;紅豆,象徵鴻運當頭;紅棗,希望學生早日高中;桂圓,寓指功德圓滿。另外還有乾瘦肉條,代表學生的誠心實意。

 淨手淨心

好好洗手,才能專心學習

磕完頭、送完禮之後,學生們未免已經衣冠不整、“風塵僕僕”,所以還會被提醒“正衣冠”。不僅如此,老師們把提前準備好的臉盆拿出來,裏面注滿清水,讓學生們逐次把手放入盆中,手心手背來回洗,洗淨之後拿毛巾擦乾。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洗手,而是寄希望孩子們以後能夠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地讀書學習。

開筆禮

入學禮中最重要的部分

上面提到的幾種儀式中,都還沒怎麼看到筆墨的影子,其實都是爲了最後的“開筆禮”做鋪墊。“開筆禮”是學生入學禮中最重要的部分,通常包括硃砂開智、擊鼓明志、描紅開筆、拜筆師等環節。

硃砂開智,是指老師拿着蘸有紅砂的毛筆,在學生眉心處畫一個小點兒,就如同人臉上的“痣”,取其與“智”諧音,寓意開通智慧。

擊鼓明志來源於《學記》,其中曾提到“入學鼓篋,孫其業也”。意思是說,學堂以敲鼓爲令,學生聽到鼓聲後,就要打開書包,讀書聽講。把“擊鼓明志”專門當作入學禮的一個重要環節,既是讓學生們提前適應這種氛圍,也是引起大家對讀書的重視。

描紅開筆,是指老師帶着同學們寫下人生的第一個字,一般都是“人”、“一”等簡單字。

最後是“拜筆師”。據說秦國的大將軍蒙恬發明了毛筆,所以被視爲毛筆製造業的祖師爺,進而在一些私塾、學堂裏面也受到尊奉。完成了上面這一系列程序以後,學生們便開始準備上第一堂課。畢竟都是些不太懂事的小孩子,所以並沒有地方長官以及教師發表開學致辭的環節。

但還有另外層次的學生開學,就少不了縣官、學政們講話訓導。在州、縣科舉考試時能夠考取秀才者,便有機會進入縣級學府,稱爲“入泮”。入泮之前,先換好統一的學服,進而入泮池,拜筆、拜先師孔子、拜自己的恩師。隨後縣級的官員也會到來看望,發表語重心長的講話,勉勵學子們讀書報國。

有意思的是填寫“親供”,類似於今天的入學登記表,內容包括姓名、籍貫、身高、膚色、有沒有留鬍鬚等等。之所以要填得如此詳細,主要是當時沒有照片可以提供,而且爲了防止以後科舉考試時有人冒名頂替。

當然,學生入學禮另有其他多種不同的層級和情形,如考中進士者入太學、皇族子弟開學等等,場面自然更爲熱烈,出席的來賓身份也更高貴,但其流程則多是依照《禮記》等傳統經典,並沒有太大差別。